迷叶香—介绍茶叶知识 首页 饮茶的学问
禅茶一味:佛陀的生涯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人物。例如,释迦牟尼佛的生涯并不是在降诞至圆寂的八十年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换言之,在释迦牟尼佛降诞之前的过去世生涯中,就已经开始了成就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准备阶段。因 ...
2023-6-3 02:00
茶艺类型与特色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而且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茶艺类型多样,以其主导阶层和艺术性质来分有文人茶、禅师茶、富贵茶、仕女茶、 ...
2023-6-3 01:58
茶道与茶艺的概念
   茶艺是一种形式和精神相互统一的品茗文化,包括品评、鉴赏艺术的操作手段和品茗的美好环境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学意境。它往往偏重于生活艺术上的享用,除讲究茶叶冲泡方法礼节与用具外,更重视不同茶叶的色、香 ...
2023-6-3 01:56
茶道之茶艺词源
   台湾于1976年出现了管寿龄的第一所茶艺馆。此后,中国功夫茶馆等陆续出现,至90 年台湾已有1000多家。中国茶馆历史悠久,但以茶艺馆命名的品茶场所,福建博物馆茶艺馆是当时大陆第一家。目前仅福州市的茶艺馆 ...
2023-6-3 01:54
茶韵说
   茶的着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什么是韵,什么又是茶韵。先明白什么是韵:这个字古字作韵,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 ...
2023-6-3 01:52
茶道一词词源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在唐以前,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说,称茗饮者“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喝茶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 ...
2023-6-3 01:50
禅茶研究,茶艺之道
   茶人应有的典范,智、仁、勇、诚等四种基本德目,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本文阐述从茶艺的学习中展现人的外在生命以及人类本有的觉性开发的相关性。科技昌盛,经济繁荣,伴 ...
2023-6-3 01:48
日本茶道用具知识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 ...
2023-6-3 01:46
茶道文化之茶境
   茶作为一种饮料,起源于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的古字)而解之”。由于茶树鲜叶有较强的灭菌和解毒功用,所以茶叶最初是直接食用新鲜叶子,作为药用,后来发展为熟 ...
2023-6-3 01:44
茶道之茶的意境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当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着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客观上还受日 ...
2023-6-3 01:41
茶道的载体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载茶之精神效用:“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接着的“一饮 ...
2023-6-3 01:39
不尽的茶与禅
   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侘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被尊为日本‘茶圣’的千利休,为了 ...
2023-6-3 01:37
禅者之茶此心无住
   “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 ...
2023-6-3 01:35
茶禅荷韵 浮生若茶
   喜欢做一个生活简单的人,喜欢用一些简单的文字来诠释自己的生活。就如同放在我面前的这一杯茶水,没有繁锁的泡茶工序。放茶,倒水,然后等待,茶好了,干萎的茶丝也舒展开来,变成一片片饱满的茶叶,释放着清 ...
2023-6-3 01:33
日本茶道礼节
   日本茶道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日本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 ...
2023-6-3 01:31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 ...
2023-6-3 01:29
茶道步骤
   工具: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茶壶(紫砂壶),是泡茶的咯;随手泡,是煮水的;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 ...
2023-6-3 01:27
茶道与茶艺的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茶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茶道,应 ...
2023-6-3 01:25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 ...
2023-6-3 01:22
佛教茶文化历史
   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 ...
2023-6-3 01:20
茶道中饮茶环境的要求与设计
   所谓茶境就是指茶道活动的环境,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环境同样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有一个与茶道精神相一致的环境。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 ...
2023-6-3 01:18
中华古茶文化阶段
   中华古茶文化共分为五个阶段: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 ...
2023-6-3 01:16
什么是中国茶道?
   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过程,饮茶即道是终极。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 ...
2023-6-3 01:14
圆悟克勤禅师 禅茶一味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饮时有念清和之味,吃罢常怀感恩之心。举盏奉茗之际,想起禅茶一味来。“禅茶一味”乃是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的。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为僧 ...
2023-6-3 01:12
禅茶的精神
   禅茶的精神定调为“正、清、和、雅”。“正”是儒家文化;“清”是道家文化;“和”是佛家文化;“雅”是茶家文化,禅茶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具有较完善的人文精神。一、“正”就是正道。指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 ...
2023-6-3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