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平时都是怎么买茶的呢? 
	网购?到茶城买茶?还是朋友圈刷一波就能买到茶? 
	那你们买茶的时候又注重什么呢? 
	是茶叶本身的品质?茶叶的品牌?还是茶叶的性价比? 
	关于买茶,我们总是有纠结不完的话题。 
	这些话题或是轻松能解决,有些话题却十分难解,其难度系数堪比解解析几何。 
	正确购买茶叶的四大技巧,普洱茶、白茶、绿茶、岩茶一样适用! 
	如果遇上像村姑陈这样的数学白痴,解析几何只会解出前两步,后面的题目基本上要白白浪费了。 
	难道因为难就不做了吗?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笨鸟先飞,还有一句话叫作勤能补拙。 
	如果不会做解析几何,那就多做几道题。 
	同样,如果不会买茶,那就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多实际操作,这样就能提到我们的买茶、鉴茶水平。 
	关于买茶这件事,有一些心得体会要分享给茶友们。 
	买茶的时候,有3大禁忌,茶友们一定要规避。 
	禁忌一:只买大品牌的茶 
	很多朋友,买茶都是为了图一个方便,往往驱车到茶城,目不斜视,径直走向茶城最有名的连锁店、品牌店,然后买一些自己认为能够接受并且消费得起的茶。 
	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要么送人,要么自己喝。 
	如果是送人,大品牌就是一个流通货啊,价值几何,随随便便都能查询到价格,心领神会。 
	但如果是自己喝,那么不建议大家一根筋地只喝大品牌。 
	这里并不是说大品牌的茶就不好,只是相比之下,大品牌的茶中规中矩,今年喝的茶和去年喝的变化不太大,这样子喝茶,就失去了它的丰富性。 
	是以,如果是自己平时喝茶,不妨挑挑非大品牌的茶,或许还能收获不一样的滋味体验。 
	禁忌二:忌买茶名 
	说到买茶名,这估计是不少茶友的共同心声。 
	买茶名,其风险还是很高的。 
	比如买乌龙茶类,所有的茶都是千篇一律的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之类的。 
	尤其是喝岩茶的时候,这个买茶名的弊端可见一斑。 
	像这2年牛栏坑肉桂(下文简称牛肉)和马头岩肉桂(下文简称马肉)大热,于是,各式各样的牛肉和马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茶城。 
	但正宗的牛肉和马肉的产量有限,哪能这么容易就买到? 
	这种卖茶名的做法,让我们消费者很崩溃。 
	然后,这是一种常规性的做法,不仅在岩茶中会出现,在普洱茶、黄茶、绿茶中也屡见不鲜。 
	随随便便买一饼普洱茶,就包着冰岛古树普洱茶的纸,殊不知,这是一饼普通的茶,连古树都算不上,更可况是冰岛古树。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大家相比已经深有体会。 
	所以,建议茶友们买茶不要只买茶名,不然受伤的还是自己。 
	禁忌三:忌买等级 
	等级,是对一个茶叶品质的划分和肯定。 
	比如白茶中的白牡丹,就有等级的划分,牡丹王、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等都是对等级的划分。 
	这些等级的划分都有严格的标准。 
	曾经有茶友就吃过亏,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卖二级白牡丹饼,于是欣然下单,结果收到货之后,哪里有半点牡丹的影子,明明就是一饼寿眉。 
	估计茶友收到货时,心里有千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 
	还有一些名称,如极品、金奖、特级等表示等级的词汇,常常被印刷在茶的包装上,但至于茶叶品质如何,是不会骗人的。 
	所以茶友们要有一个标准,而这些标准,多有制度规定,是不能混淆的,就好像那饼被假称为白牡丹的寿眉,就是一个错误的等级,茶友们要坚决抵制。 
	这3个买茶的禁忌,是茶友们常常会中枪的。 
	我们买茶,主要是买茶叶的品质,而不是一些外在的包装,茶友们不能本末倒置。 
	接下来说说,我们买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买茶细节一:观其形 
	买茶时候,茶叶的外形也是一重要的判断指标。 
	况且,茶叶的外形还是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不同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外形有所不同。 
	比如忒观音的条索就是圆形的、绿茶的条索是扁长形的、白茶有纯芽头的,还有带叶子的。 
	总体来说,茶叶的外形有以下特点: 
	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好,做工好,品质优; 
	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做工差,品质劣。 
	比如品质好的岩茶,条索一定是紧结的、均整的。 
	同时,买茶的时候也要注意茶叶的完整程度。 
	如果一款茶叶,破碎的叶子占主要部分,那这茶的等级一般。 
	买茶细节二:察其色 
	在观察茶叶外形时候,也不要忽略茶叶的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比如白毫银针的整体颜色多为银灰、草绿等颜色,而寿眉多为古铜色、草绿色、黄褐色相间的颜色。 
	但不管茶叶的嫩度如何,成品茶的颜色一定要光泽明亮、鲜活。 
	如红茶要求乌黑油润;绿茶要求翠绿、颜色鲜活;黑茶要求颜色乌亮等。 
	若茶叶的色泽不一,深浅不同,灰暗无光泽,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买茶细节三:闻其香 
	买茶时,也不要忽略茶叶的香气。 
	一款茶叶,不论是干茶还是冲泡,都要求茶叶的香气纯净、无异味、无杂味。 
	冲泡之后问茶香,要求茶叶香气鲜活、灵动、有层次变化,不宜出现烟味、焦味等其他气味。 
	但也要情况特殊之处,比如岩茶。 
	岩茶在制作的时候需要炭焙,茶叶在烘焙的时候难免吸收到烟火气,我们如果马上饮用,一定会感受到烟火气。 
	岩茶的烟火气,在陈化一段时间之后是会消失的,这样的岩茶是正常的。 
	若陈放之后烟火气依旧褪不去,那么这茶则是在工艺上存在缺陷。 
	是以,喝岩茶喝到烟火气,不妨问问茶掌柜,这茶是什么时候做好的吧! 
	这样我们就能有一个参考标准进行判断了。 
	买茶细节四:品滋味 
	茶汤一般以浓醇鲜爽、回味带甜为上品,而茶汤淡薄粗涩为下品。 
	那么好的茶喝起来是感觉呢? 
	岩茶的茶汤,茶水顺滑,喝下去回起来的香要舒服,回甘也要好。 
	红茶的茶汤,香气浓,水甜柔滑,入喉无杂味; 
	绿茶的茶汤,闻着喝着有一点点炒青豆子的味道,又略带清爽的青草的味道,鲜爽感强; 
	黄茶的茶汤,比绿茶醇和,个性没有绿茶那么鲜锐,闻着香起很干净,清新。 
	白茶的茶汤,新茶时是清新灵动,老茶时是醇厚、润滑; 
	黑茶的茶汤,喝着茶水爽滑顺口,十分醇和。 
	总之,茶汤的滋味可以薄可以厚,但一定不能有杂质感、异味 
	这些就是我们在日常买茶时要规避的3个禁忌和要注意的4个细节。 
	只有我们注重的茶叶的选购过程,才能选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茶。 
	上述的这些技巧,适用于所有茶类,希望能对茶友们选购茶叶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