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人、茶德?

2023-6-13 04:37| 发布者: 迷叶香| 查看: 116| 评论: 0

摘要:   茶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后又发展成为从事茶叶生产贸易、茶叶科研事业的人。时今茶人的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事茶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和科研人员等 ...

什么是茶人、茶德? 

  茶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后又发展成为从事茶叶生产贸易、茶叶科研事业的人。时今茶人的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事茶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和科研人员等;二是与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和科研人员;三是从事茶史研究、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以及饮茶之人。
  “茶人”二字,最早是出现在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的《茶中杂咏》诗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的内涵不断扩大,茶人队伍也在不断扩展;而茶人的概山在更新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喜欢饮茶的人越来越多,茶人也以茶为媒介,跨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的界限,从而使茶人遍布世界各地,并超过全球人口的半数。

什么是茶人、茶德? 

  什么是“茶德”呢?简单地说,是指爱茶、饮茶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进一步说,是茶艺的外在表现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以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
  唐代陆羽在《茶经·-之源》中说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的俭朴之美德,可见饮茶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也正因为如此,唐代刘贞德在《茶十德》中就扩展了“茶德”内容;如“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等,大大地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同时也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中。

什么是茶人、茶德? 

  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得到了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韩国茶礼倡导的是“清、敬、和、乐”;而中国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了“廉、美、和、敬”,茶学专家程启坤、姚国坤先生提出了“理、敬、清、融”;台湾学者提出了“和、俭、静、洁”等等。这些都是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角度阐述饮茶的应有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以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

相关阅读